1月6日,甘肅省婦女兒童服務中心隴原巧手館內,一位身著蒙古袍的演員正在演奏馬頭琴,婉轉靈動的音樂從琴弦中傾瀉而出,時而激昂,時而婉轉,馬頭琴特有的音色讓現場觀眾大為贊嘆……當天下午,“中國(甘肅)職工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周”活動在這里成功舉辦。
藝術家們在活動上展示了精湛的手工技藝。通過云端,蘭州主會場和國外分會場近百人一起領略馬頭琴、唐卡、香包、剪紙、麥稈畫、石頭畫、扎染等非遺文化的魅力,甘肅省非遺繼承人與來自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白俄羅斯、巴基斯坦的非遺藝術家線上交流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共同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開發。
分會場藝術家展示
省總工會黨組成員、經審會主任馮繼波出席活動并致辭。
馮繼波在致辭中表示,多年來,甘肅各級工會組織積極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和表彰獎勵工作。甘南藏醫藥傳承人看照加,洮硯文化非遺傳承人馬萬榮,裕固族文化保護傳承人柯璀玲等非遺技藝傳承人被評為勞動模范或五一勞動獎章;甘南藏族唐卡傳承人交巴加布、敦煌彩塑技藝代表傳承人杜永衛、甘南白馬藏族鄉木雕技藝傳承人班杰軍、慶陽香包繡制技藝傳承人劉蘭芳等被評為“隴原工匠”,先后高標準建設一批“勞模創新工作室”“隴原工匠工作室”,有力地推動了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開發工作。
馬來西亞娘惹文化中心副主任阿米娜(Amira Abdullah)女士線上致辭。
澳大利亞雷恩霍恩公司董事助理拉里薩·麥基(Larissa Mackey)女士線上致辭。
白俄羅斯中國東歐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副主任卡琳娜·梅列什科女士線上致辭。 此次活動充分發揮工會民間外交優勢,進一步貫徹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發掘我省豐富的文旅資源和厚重的歷史文化,探索在保護傳承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職工的人文交流,服務打造“一帶一路”開放樞紐新發展格局,推動甘肅優秀傳統文化和非遺技藝更好走向世界,同時增強職工群眾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進一步弘揚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和勤儉節約精神,引領全省廣大職工群眾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上篇:
下篇:
主辦單位:甘肅省總工會 版權所有copyright www.renderbet2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郊巷26號 郵編:730000 隴ICP備16000114號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建議使用IE瀏覽器,IE8~IE10版本1280*768分辨率,16位以上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