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明·胡寄垣撰(見《醒睡錄》)
項羽破釜沉舟,決心死戰而后生;勾踐臥薪嘗膽,忍辱負重以圖強。千百年來,這兩個歷史故事傳為佳話。而《后漢書》中說,漢光武帝劉秀夸贊名將耿弇“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也讓“有志者事竟成”六個字,成為另一個家喻戶曉的成語。這副聯化典嫻熟,激勵有為,滿滿的正能量。傳世以來,已不知成為多少奮進者的座右銘。
但問起作者,許多人都異口同聲,乃大名鼎鼎的清代作家蒲松齡。其實這是個“烏龍”。據清人鄧文賓《醒睡錄》記載,此聯早在明朝就已出現,作者胡寄垣,湖北人,年輕時發奮讀書,題此聯來自勵。吳恭亨《對聯話》則記載,明末抗清名將金正希也曾寫此明志。他們都比蒲松齡早許多。
為何蒲松齡的版本廣為人知?原來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某君在《貴州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三段“新編故事”,其中一段就是說蒲松齡在屢試不第的情況下,于鎮紙上刻下此聯,以發憤圖強。從此,這副所謂“蒲松齡鎮尺聯”不脛而走,直到1994年作者不得已于《對聯》雜志上澄清事實,說明這個故事系其人杜撰。
一段新編的對聯故事,傳播經歷也如此傳奇,可謂又一“聊齋”。
上篇:
下篇:
主辦單位:甘肅省總工會 版權所有copyright www.renderbet2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郊巷26號 郵編:730000 隴ICP備16000114號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建議使用IE瀏覽器,IE8~IE10版本1280*768分辨率,16位以上顏色